如果把催化剂比作化学工业灵魂的话,那么酶就是灵魂之光。基因港是唯一一家具有完整酶制剂全产业链,且在诸关键技术拥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科技公司。8月初《今日中*》对基因港总裁王骏进行了封面报道。

封面人物:王骏教授

 

总引言

前不久结束的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对「如果人类能活到150岁」进行了探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imone Schurle博士发言认为,人类需要做好长寿的准备,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

科学家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理由来支持这一观点,毕竟二战后的和平年代,抗生素、疫苗和公共卫生等现代医学已经将人类寿命增加了一倍多。

“人类寿命的每一轮增长大都和科技进步有关,人类长寿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下一个飞跃,很可能来自辅酶类抗衰老产品。”世界生物催化剂领军人物、基因港创始人、香港首位创新科技讲座教授王骏近日在接受访问时这样解读。  

“酶工业正在拓宽人类健康长寿之路,助力人类健康快乐地长寿。生物酶转化应用的突破性进展,令抗衰老产品不再是富人专享的奢侈品,这一飞跃正在加速人类百岁时代的到来。未来已来,我们需要不懈努力、勇敢探索!”

正文

王骏毕业于江南大学发酵工业专业,之后考取中*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代谢方向研究生,师从我国微生物学泰斗焦瑞身研究员,再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并获取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农业部、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等机构从事科学研究。1992年,王骏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1999年升任生物化学系教授,主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和生物合成。2004年,他创立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起被聘为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评审委员。2016年起担任Hong Kong X创业平台导师。

据介绍,王骏创办的基因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在该产业链所有主要步骤均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公司。 

生物化学听起来抽象又魔幻。这位国际绿色化工专家这样形象地概括:“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酶法工艺技术”点铁成金,使普罗大众可以享用到原先非常昂贵的高科技产品。

2019年4月11日,王骏教授应香港科技园公司邀请参与『2019冀港科技创新暨生物医药合作发展对接会』研讨

小题

“两个半诺奖”与“一天等于几万年”

(提要)在海外留学期间,王骏结识过两个半诺奖科学家,他们高曕远曯,敢为天下先,开一代风气之先,对他日后成为国际上最早开展定向进化技术的专家之一影响深远。

王骏教授在他的导师、中*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焦瑞身教授从事科学研究60年纪念会上作专题报告

,并向焦先生赠送其撰写的对联:「细分微妙 深悟化学」

王骏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首批研究生、留学生。

40年前,初出国门,王骏目睹当时的美国科研条件很是优越。1980年,威斯康辛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是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亿元,而当时中*科研的主力军,整个中*科学院百余个研究所全年的经费尚不及一亿人民币。

在研读博士学位期间,王骏结识了几位杰出科学家,“他们高曕远曯,敢为天下先,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风范历历在目”

一位是平易近人的Howard Temin 教授。他坚毅不拔,在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错误的反向转录上独自摸索了十余年,终于修正和完善了遗传中心法则,并据此一举摘取1975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

另一位是Oliver Smithies 教授。他在生物技术领域发明良多,包括开电泳技术之先河的淀粉电泳技术和现代生物医药基石的基因剔除技术,并以后者荣膺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Oliver 多才多艺,周末喜爱驾机出行。1984年,我与他等三人搭乘其私人飞机从麦迪逊空游去芝加哥,途中第一次过了一把开飞机的瘾。 

第三位,Pim Stemmer 博士,他与我在同一研究室比邻而坐二年余。他思路开阔,不同凡响。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从事定向进化的Francis Arrid 教授,若非英年早逝,Pim 作为该领域的开门鼻祖,获奖应是当之无愧。Stemmer博士发明的定向进化的要旨是:在实验室里科学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模拟自然界生物演变历程,人为地设计和驯化生物催化剂,改造、塑造乃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生物催化剂。定向进化效率高,一天等同几万年甚至自然界几千万年的鬼斧神工。

二十余年前Pim发明该技术之初,王骏曾邀请他来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内的一家医药公司讲学。王骏回忆说,当年虽然广邀大家出席,但听讲者稀稀落落。许是那时该技术意义和用途“小荷才露尖尖角”,大家尚不看好。座中有一位颇负盛名的生物学家甚至激动地指责:这不可能成功。但如今“接天莲叶无穷碧”,定向进化已成为生物医疗、生物工程等公司和实验室广泛应用的标配。经过该技术改造的酶/蛋白质数以千计,性状改善几十倍、几千倍乃至几万倍的比比皆是,为工、农、医各领域引入了深远的革命性的改变。

近水楼台先得月。王骏日后成为国际上最早开展定向进化技术的科学家之一,从中得益匪浅。“从科学研究上来讲,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王骏感慨。

小题

八十余项专利与全球领先的新型酶技术平台

(提要)王骏是80余项专利的发明人或发明人之一,其创办的基因港,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在该产业链所有主要步骤均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公司。

王骏预见,10-15年后,至少有30%的精细化工产品将由酶催化生产。

 

2009年4月23日,基因港研发中心(生物科技中心)在香港科学园开幕,

王骏教授代表基因港接受时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通讯及科技)

栢志高先生致送的纪念品

 

2009年12月8日,时任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通讯及科技)栢志高先生访问基因港

 

2010年9月21日,时任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王荣珍女士联同创新科技署的彭博士和麦博士访问基因港

香港科技园公司和China LLC合办的创业投资论坛于2009年3月19日和20日于香港科学园举行。

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基因港为“ 最具潜力公司 ”奖项的优胜者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故又叫生物催化剂。当今酶工业已成为生物工程的主流产业,发展迅速,方兴未艾。

 “酶拥有六大优越性——反应效率高;对底物和产物均具空间、构象、手性专一性;几不产生副产品,产品纯化容易,得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简单,不需要高热、高压;生产运行及设备投资低;不污染环境。”

王骏介绍,当下,妨碍酶法生产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是:液酶成本昂贵,辅酶(如ATP、NADH和NADPH等)昂贵,酶反应器效率低下。在过去几年间,基因港公司聚焦打造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通用的酶工程平台技术,以解决上述技术和商业障碍。该平台大幅度降低制造和使用工业用酶的成本,在不少应用中甚至降低成本80%以上。因此,基因港的技术将诸多可行的科学概念演变成风行的产品。

从2018年初开始,公司的商业模式已从B to B转化成B to B 加 B to C,

业已成为科研、生产和消费品一体化的综合企业。图为王骏教授接受央视访问

基因港总部及研发中心位处香港科学园,生产基地设于上海和苏州常熟,并正在宁波和苏州建设另外两个大型工厂。  基因港主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和生物合成,科研队伍包括了遗传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化学、工业发酵、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50余位科学家。

“基因港的主要着眼点并不在于现有酶制剂之改良,而是注重发现和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新型酶制剂,基因港世界独创的酶法工艺已经实现了多项突破,可以令不少高附加值产品大规模绿色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质量符合日本、中*、欧盟、美国药典;节约能源80%;节省用水85%; 环保,无重金属。“王骏介绍,基因港正在将十余项可行的科学概念商业化为市场潜力巨大、风行的工业产品,公司已与多家医药及营养保健业界龙头企业包括中粮集团、科伦药业、华北制药等建立实质性合作。

“酶的优化平台构建是一项革命性的基因工程技术。”王骏说,人类一旦掌握了这个技术,可以在几天里完成自然界上百万年甚至千万年方能完成的生物酶进化过程,从而理性地大规模生产出前所未有、性能独特的蛋白质/酶。

“催化剂是化学工业的灵魂。目前每年大约三万亿美元市场的精细化学工业所用之催化剂,多数属严重污染环境的无机/有机催化剂。酶(生物催化剂)仅用于生产<5%的产品。随着酶工业的发展和环保压力的高涨,绿色环保的酶制剂之应用将会迅速扩展。”王骏预见,10-15年后,至少有30%的精细化工产品将由酶催化生产。

小题

致力抗衰老产品大众化 冀推“人生百岁不稀奇”活动

(导语)工业化以来的200年间,尤其是过去7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迅速。王骏教授认为,下一个飞跃,很可能来自辅酶类抗衰老产品。

各個歷史時期中*人口平均壽命

(数据来源:中*统计年鉴2017;我国历代人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林万孝,1996年)

工业化以来的200年间,尤其是过去7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迅速。探寻人类寿命增长的推动力,王骏教授总结道:👇👇

四十年代末抗生素的普及,使工业化社会的平均寿命提高了20-25年;七十年代后,以器官移植为标志的医学革命,又增添寿命3-5年;近二十年来,生活习惯的改善和癌症、心血管病的有效治疗,预计可再延长寿命2-3年;近五年来,以PD-1和PDL-1、NK为内容的癌症治疗技术日趋成熟,乐观地讲,十年之内絶大多种类癌症应不再是生命的威胁。同时,精细治疗即个体治疗和人工智能也会助延年益寿一臂之力。

下一个飞跃,很可能来自辅酶类抗衰老产品。此类产品可以防止和减缓衰老进程,尤其是对 “健康中*行动”提出的四类重大疾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的预防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地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20-30年,而且有助于人类健康和快乐的长寿。百岁老人仍然思维敏捷,身手矫健,将不再稀罕。

 

“长寿蛋白辅因子NAD的研究产生三位诺贝尔奖 。而NMN(全称烟酰胺单核苷酸),是辅酶NAD+(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名辅酶1)的前体。NMN是人体内源性物质,也存在于西兰花、牛油果中,但含量极低,NMN可以作为食品补充剂的一种选择。近年来,NMN已成为全球抗衰老药物/保健品领域中最热门的新产品。”王骏介绍说。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长寿蛋白的辅因子辅酶Ⅰ(NAD+)水平不断下降,导致细胞的〝发电机〞粒线体的功能衰退,从而引发衰老、新陈代谢失调、身体各种器官毛病丛生

(来源:哈佛大学医学院David Sinclair教授 )

2018年12月19日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NMN产品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FDA)标准的GRAS安全认证。在此之前,基因港的NMN产品还先后通过了瑞士的SAS检验和日本的JFRL检验

(来源:基因港)

数据显示,国际上一些机构正在展开更多有关NMN的临床研究。据报导,继2016年哈佛医学院研究发现NMN可显著延长小鼠寿命20%,日本新兴和制药(Shinkowa)公司也公布了“长期口服NMN (24周)对人体的影响”临床中期报告,结果积极。这个研究从2017年开始为期一年半,受试者进行了口服NMN 6个月的双盲测试,在确认“长寿蛋白Sirtuins1表达增加”后,新兴和已经决定和广岛大学合作开展下一期临床试验。

2019年3月,王骏访问哈佛大学David Sinclair 教授实验室。David Sinclair(右)是当今世界抗衰老研究的领军人物。

由于NMN修复太空辐射损伤的DNA和恢复失重下骨骼肌损失的作用,NASA在2016和2018年两次为NMN研究的领导者David Sinclair颁奖。而David本人也因为其抗衰老领域的贡献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和《时代》2018年健康风云人物50人

“当然,健康地长寿与一个人的优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这主要是指:锻炼;正确的饮食习惯,即不抽烟,少进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乐观。“王骏说,“此外,还需要建立社会长寿健康体系。这需要动员政府、私人企业和个人、家庭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将其编织成立体的网络。医院负担重大疾病治疗;养老院和小区宣传传播正确的长寿、健康知识和膳食营养指导;远程在线及时发现和干预异常情形以及为老年人提供继续参予社会事务、发挥余热、互相交流和文体活动场所和机会。”

香港居民全球最长寿。怎样面对老龄化的挑战?王骏说,香港地域和人口集中,基本医疗设施完备,从事健康事业的人才齐全,完全可以和应该保持这个了不起的纪录。但居民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基因港公司正考虑与香港养老机构合作,在80-90岁老人人群中开展 “人生百岁不稀奇”活动,助力香港人抗击衰老。香港居民健康地长寿潜力很大。

小题

发展创新工业,令香港成为创业之港

(提要)在王骏看来,创新科技靠“两袋子”——“脑袋子”和“钱袋子”,香港两样都不缺。香港在大湾区创科中角色非区中其他城市可取代,最关键是要 “放水养鱼”,发展创新工业,令香港成为创业之港。香港亟需废除目前妨碍大学师生创业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陈规旧律,扬长补短,迅速填补再工业化的短板,尽快将科研的优势转化成商业成果,将Science 变成 $。 

图片说明:王骏教授在香港基因港实验室

王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香港诸大学的教研才刚刚起步。“当时一个教授一年拥有科研经费30-40万港币者已属 “大户”,且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三十年后的今天,香港政府在大学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入较三十年前有十余倍的增长。”

作为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委员会的评审委员,王骏欣喜地看到过去八年大学和企业申请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飞速增长,创新科技已呈喷礴之势。大疆无人机、商汤科技即是源自香港的佼佼者。

在王骏看来,创新科技靠“两袋子”——“脑袋子”和“钱袋子”,香港两样都不缺:香港有钱自不待言,近两年多,随着本港创科风气日盛,不少投资基金纷纷南下前来投石问路,安营扎寨。香港的科研 “养在深闺无人识”。香港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拥有五所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城市。香港的几所大学基础科学基础扎实,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但香港创科的劣势也很明显:一是土地和厂房有限;二是环保设施阙如;三是危机意识薄弱;四是工业空洞化;五是人才培养有缺陷。倚轻倚重,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实用人才缺乏,学理论的大量过剩,不仅徒然浪费社会资源,也增加社会的不稳定。”王骏认为,香港亟需废除目前妨碍大学师生创业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陈规旧律,扬长补短,迅速填补再工业化的短板,尽快将科研的优势转化成商业成果,将Science 变成 $。

身为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评审委员,王骏非常看好香港在大湾区创科中的角色:香港的角色非区中其他城市可取代。与其他城市相比,香港除了科技的优势,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人流、物流、金融和信息流的枢纽和自由港。香港的法律和管理人才济济,制度规范,市场公平公正透明,上市(IPO)渠道畅通且快捷。

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四个至关重要的因素——Innovation (创新)、Investment (投资)、Incentive (激励机制)和 Information (资讯),香港都具备齐全。 

香港创新的潜力很大,但发展并不快,如何破解?王骏教授答曰:最关键是要 “放水养鱼”。政府应该继续投入资源鼓励初创公司(Start-ups)的建立,鼓励现有公司因地制宜地发展创新工业。如生物科技领域,3-5年前全港真正从事创新科技的企业屈指可数,不到10家,而今仅科学园已不下100家, 但这个数字与香港几个大学相关领域每年千余名毕业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人才不是自封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亮剑,脱颖而出。没有企业,哪来企业家?香港科技园聚集和聚焦香港科创企业,是香港再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源泉。”

香港基因港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工作

王骏与基因港实验室科学家们一起开展课题研究

 

 

2018年11月24日,基因港在香港科技园公司安排下,接受媒体访问,介绍基因港的

「体外酶生产体系」——生物科技平台采用新型工业酶、专利技术和突破性的酶制造过程

 

 

2017年7月,NMN抗衰老研究的开创者哈佛大学医学院David Sinclair教授(左一)

和Lindsay Wu 博士到访基因港(左二)

 

 

2018年9月10日,基因港香港科学园NMN产品实体店开幕

 

 

2018年11月15日,基因港斥巨资于浙江余姚兴建的年产100吨NMN原料工厂开工

 

 

2019年7月,余姚莱孚斯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吨辅酶项目主要生产车间封顶

基因港子公司常熟恩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4月竣工投产

基因港是首批落户的园区公司,十几年来见证了科学园从800余人到目前16,000人的巨大演变,基因港也成长为园区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谈到科技园对园区企业的支持作用,王骏说,科学园正在拓宽其角色,建设工业楼宇和工业邨,努力引导科研向实业转化。“去年政府拨款100亿,加强科技园的配套设施,对科学园进一步成长为香港工业的另一发动机意义深远和重大。科学园对创新科技公司予以一贯的支持,给予了包括租金补助、对外宣传等扶持。基因港作为园区的窗口公司,数次应科学园的邀请,向来访的团体和同行们展示公司的发展。” 

小题

科学家不仅应该也必需参与技术和产品的商业化

(提要)“时至今日,很少有产品可一蹴而就,占领市场;一个技术或产品需要不断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善与提升。”王骏坚信,“在此过程中,科学家的全程参与必不可少。”

王骏是Hong Kong X创业平台导师。经常有年青人问王骏,到底值不值得创业? 什么是创业者最重要的质量? 

生物科技研究及产业应用道路上默默深耕了40载的王骏这样回答:创业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创业是为了实现梦想。对创业者来说,工作不再是一个职业,而是改变自己,改变周围,及至改变世界的事业。但创业殊不容易,通往成功的道路总是比你计划的长,比你想象的崎岖,因此,创业者最重要的质量是百折不挠、坚毅不拔,单凭一时的兴趣,很难渡过风浪。保持持续之兴趣和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逹到成功的彼岸。

王骏是Hong Kong X创业平台导师

前几年有过科学家是否应该下海的争论。有人说科学家应把技术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托付给投资者。王骏的观点截然相反:科学家不仅应该也必需参与技术/产品的商业化。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很少有产品可一蹴而就,占领市场,一个技术/产品需要不断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善与提升。在此过程中,科学家的全程参与必不可少。

“科学家对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对手的虚实,比市场营销人员更有发言权;科学家也可从市场的反馈中得到不断提高产品以及开发新产品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对投资者来说,这只是一盘生意,一有风吹草动和挫折,他们便无心恋战,抽身而去。但对科学家来讲,这不仅仅是生意,而是其倾注了几年乃至几十年心血的事业,絶不会轻易言败。”王骏说,“当然,在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中,其他方面专家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2000年,王骏担任香港厂商会「转基因食品检测培训课程」主宾

 

 

2017年5月,王骏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与亚州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合影

 

 

2018年12月21日,由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及香港商务总

会合办的香港商界年度盛事「2018香港名牌节暨15届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

基因港在众多杰出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2018年度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金奖

在王骏眼里,一个好的企业必需具备三大特征:👇👇

一,与众不同的技术。同质化的技术最终会步入红海的恶斗,几败俱伤;

二,与时俱进的营销。这对科学家出身的企业家尤为重要,科学家容易以其兴趣左右商业决定,不尊重市场和投资者;

三,与人为善的文化。公司的股东们同心同德,共同扶持公司克服困难,才能迈向伟大目标。公司善待员工、合作者和顾客,不贪一时之利,追求长远收益。如此方能打造蓝海,脱离苦海,立足商海。

小题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王骏教授在国家发改委与耶鲁大学合办的论坛上 

(提要)王骏是自然科学家,但他人文底蕴丰厚,拥有深厚的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学养。荀子名言“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正是王骏治学做人的真实写照。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格物致知,学无止境,这些都是他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8年11月27日,基因港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2018财经年度最优秀企业奖。王骏教授出席活动并即场接受央视访问

 

2019年4月25日,王骏教授为国家发改委国际中心耶鲁大学“国合-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善计划”学员讲课

 

 

2019年6月,王骏在国家发改委与耶鲁大学合办之全球领袖研修班演讲后与学员交流

王骏小学毕业后,即浏览了大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通读了北大王力教授为中文系学生编纂的«古代汉语»,又自学英语、日语。有疑难时,不时请教精通这两门语言的父执余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余先生风雨无阻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天必来王家,阅读每周一《参考消息》所刋的 “国外科技进展”专栏。他当时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再告诫王骏,一个国家不发展科技是注定要吃亏的。 这对王骏之后立志理工科学和实业影响颇巨。

从事生物科技后,王骏又体会到现代科学,尤其是应用技术及其工业化,不能只凭科学家的单拼独斗。“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普罗大众的传道解惑,都要求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讲故事。否则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种感悟强化了王骏作为自然科学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养

从事生物技术二十余年,王国维先生论作学问的三层境界,王骏深深体会其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凭借对科学求真的好奇心,对他和同事建立的世界领先技术之信心,以及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恒心,事业终有成就。

回顾四十余年求学和工作的历程,王骏教授用科学家的思维和语言总结出五点学习上的教训和心得:👇👇

 

一,母语是基础,否则学习外语事倍功半。

二,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尤其在此信息爆炸年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如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一年不吸取新知识,就落伍了,内行与外行就是一两年之差。

三,以专业为主,多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反而对本行加深理解,也有益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现代科学技术由交叉学科的渗透和影响而引发的进步和革新俯拾皆是。

四,要学点逻辑学,批判地思维,分析地思维,否则 “多歧路”,易迷路,非常容易被似是而非的东西误导。

五,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对机制和原理钻研得透彻了,技术的突破便是水到渠成,反之则缘木求鱼。

荀子名言“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正是王骏治学做人的真实写照。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格物致知,学无止境,这些都是他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