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教授带领基因港实现了多个产品全酶法制造,主打NMN成分的艾沐茵系列产品更是成为京东双11/12营养补充剂的销量冠军。基因港也一跃成为抗衰老明星公司,近日多家媒体对王骏教授进行了采访,回顾了他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发展之路!

 

👉01. 基因港王骏教授:免疫为抗之本

 

 

33日受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之邀,以科研为本,为普罗大众开启健康长寿之门作依归的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王骏教授,以及副总经理张天佐先生,于香港科学园展开新闻发布会,就本地生物科技界的科研领域如何以科研技术有效地去对抗疫情作基调。

 

会上王骏教授以此主题发表了讲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面对疫情,我们都在考虑如何回馈社会,对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战作贡献。今天,基因港也为这场战带来一软一硬两件兵器:

 

谣言止于智者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流言和真相往往同时并存甚至有劣币驱逐良币之趋势,虚假的信息流通会令社会造成错误的判断。作为科学家,在这个时候求真的声音尤为重要。针对最近广为流传的“新冠病毒由外地传入”一说,王骏教授本人特发表一文一抒己见,与大家探讨其中曲直。

 

上医治未病

本次新冠病毒虽然来势凶凶,但实际大部分人可以依靠自身免疫能力得以自愈。据中国CDC 211日的统计,80.9%的感染者仅有轻度症状,王骏教授认为这部份人中的絶大部份应可自愈。

 

39岁以下者,死亡率在0.2%,而70岁以上者,死亡率攀升至8%。由此可见,潜在的致命原因实为年衰体弱所导致的免疫能力下降,所以有效地提升免疫能力才是治本之策。除了已为常识的维持睡眠质量、均衡饮食和运动以外,以NMN为首的一些有助提升免疫力的补充剂也十分重要。

 

最后,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基因港特捐出价值15万港元的艾沐茵产品,以助香港不幸感染新冠病毒之病人加快恢复。而在此前,基因港已经开展对国内疫情的大规模支持援助:基因港艾沐茵携手战,多批物资已陆续到达。>>>>>推荐阅读:基因港旗舰店入驻海港城:

 

👉02. 科研化产品,教授与他的基因港

基因港海港城旗舰店实景图

 

42日,王骏教授接受了香港Men's UNO的专访,并发布了以《科研化产品,教授与他的基因港》为题的报道。

 

原文如下:王骏教授:生物学博士,中文大学教授,身为80多项专利的发明人或发明人之一。20年前,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在商界极具潜力的他,毅然决定转战商海,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公司-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体外酶生产体系等的研究。之后他更是在2017年把版图进一步扩至零售业,开设了首家门市,把自己与团队的成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众。

 

科学家商人心态相异 市场需求调解矛盾

1978年,王骏教授成为当年首批出国的留学生,之后在拥有25个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回国之后,1992年加入中文大学医学院继续研究工作。2004年成立了基因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由实验室内的科学家到需要计算效益的企业家,对于王教授而言,两者角色所需的不同心态是一个挑战。对于科学家而言,实验室内数之不尽的研究,只要有一项顺利的进行,就是科学家的成功;但对于商人而言,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情况的研究就要更加精准。而王骏的解决方法就是:以市场需求作商业研究,把高高在上的生物酶技术转化成市场所需的产品。

 

简化复杂科研 成为商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为NAD+,这个连读出全名都困难的辅酶却是拥有建构新细胞、对抗自由基及修复DNA伤害等作用的重要角色,瞄准它,王骏教授和他的公司研发了他们的王牌产品NMN,自面世之后,销量持续火爆。

 

 

在零售市场上,独沽一味实在难以生存,所以他们亦就女性市场推出美白产品,令女士可以用不同途径达到“一白遮三丑”,把基因港to B模式扩至B2C,令他们可以透过应用自家研发的科技直接面对市场,让大众受益。

 

信赖团队 对未来乐观

除了以企业家角度谈及利润外,扎根香港近三十年的王教授亦对本地的科研人才培育有着一针见血的看法: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每年在香港就读与生物科技相关学科的毕业生约有1500个,但大部分却并未投入到所学的行业当中,一些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难免对人才储备产生担忧。

 

对此现象,有着35年研究生涯的王教授对公司在香港的发展却仍保持乐观态度,他公司团队中包括三十余位遗传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化学、工业发酵、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当中多数人持有相关领域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于科研人才并不急需。

 

强大的科研能力储备使得基因港除了拥有商场内可见的零售业务外,亦继续坚持本来的专利研发,推动公司向上市的目标迈进。

 

👉03.基因港生物科技——王骏,由科学家到企业家

46日,香港《企业家》杂志,对王骏教授进行了访谈,探讨由科学家转型企业家的奥秘。

 

过去科学家与企业家,两者在社会上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科学家凭着专业深造,专注其研发领域;企业家则以捕捉市场触觉,找寻无限商机,两者唯一的共同点是必须抱着冒险精神。本港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港生物科技创办人兼总裁王骏,是少数能够由解决问题的科学家,摇身一变转型成为改造世界的企业家,他坦言,这个角色的转变难度,比想象中要大。

 

王骏原是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一直长期从事新型生物催化剂(酶)研究及开发、工业化生产。酶的应用范围广泛,以往大部分应用在食品工业,随后陆续应用到纺织、造纸及环保行业,最近10年在大健康行业大行其道。

 

 

王骏教授2004年创立位于香港的生物科研公司基因港,成功开发以体外酶生产体系,取代以往体内发酵工艺,成功以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早年公司原本从事B2B业务,近年转向发展B2C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现时主力发展包括口服补充剂(NMN)、护肤脸膜、美白霜等十多种,业务走向多元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王骏教授发现社会对优质的大健康产品需求迫切,市场却十分缺乏,所以团队决心要研发全天然绿色生产的NMN抗衰老产品,让大众以可负担/合理的水平改善个人健康,开启长寿之门……

 

再者,NMN近年在世界各地掀起话题,最初由哈佛大学医学院DavId·SInclaIr教授用实验证明,年长的老鼠摄入NMN再转化为NAD+后,成功修复体内细胞,在7日内将2岁实验鼠的生理年龄,逆转为6个月;套用在人类身上,相当于60岁老人重返20岁,绝对是有效的抗衰老产品。他继续说:我们的团队透过专利酶工程技术,把NMN的生产成本断崖式下降,成功推出新一代抗衰老NAD+补充剂。

 

企业家肩付社会责任更大

可能有人会问,做科学家备受尊重及有意义,为何转做企业家呢?

 

“我想做企业家更具意义,把其做好的难度更大。科学家往往是通过社会上的金钱,来探索自然的奥妙,企业家更多是要把科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把可行的科学原理变成产品,并交付社会,由科学家『买单』的。加上做科学家是要歪打正招,哪怕是AB或是C,只要是新知识便行了

 

王骏强调,企业家还要顾及员工、产品受众、社会责任、股东等,要负责的范围更广。他认为,科学家能够创造出好的IP来,企业家则可以把IP转化成IPO,同时把科学英文ScIence中的S,变成$

 

 

科学家出身的王骏,在2004年创办基因港公司,明白从科技转化成生产力有4个关键因素,坚持所谓4I

 

4I中,首先要有Information(资讯),明白对手的情况,知己知彼;其次是要Innovation(创新),要能与时俱进才能生存;还有Incentive(激励),要对员工有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后是Investment(投资),有资金支持,科研企业才能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蓝海市场,王骏对产品与市场充满信心。“两年前NMN产品在全国顶多1000人知道,当中100个是基因港的员工。现在全国至少1000万人听说过这个产品。

 

王骏提及,除了靠顾客体验和口碑,亦有安排不同的销售渠道,例如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除了在科学园设有的实体店外,位于尖沙咀海港城开设首间旗舰店,亦有药店主动联络希望成为产品代理。

 

现时基因港以本港为总部,研发中心位于科学园,在研发中心内设有大型发酵罐,通过发酵培养微生物,从而制造生物催化剂酶。另外,除本港生产线外,公司在内地宁波亦设置生产线,期望进一步提升产量。至于未来大计,王骏希望,可以投放更多资源在研究相关抗衰老产品,其中包括记忆产品、心理健康、母婴健康等,开拓不同的领域,利用自家研发技术创造更多的产品,惠泽社群。

 

👉04. 坚守初心造福国人-专访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王骏

 

 

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王骏的履历不单傲人,而且励志。他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生,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他在中国大陆、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等地的大学、政府部门、生物技术公司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工业化生产逾40年,是八十余项专利的发明人/或发明人之一,也是香港首位创新科技讲座教授。尤其是在2003年,他在四十多岁时创立了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至今,该公司在全球获得50多项专利授权,由此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具备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公司。创业近20年,王骏仍坚守初心,他的梦想是要将基因港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

 

留学立志为国效力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王骏当时选择的专业是分子生物学,谈到当年在国外的学习经历,他说,在国外他深切感受到中国与国外的科技差距,因此留学期间心无旁笃一心向学,立志学成为国效力。40年前初出国门,王骏目睹当时的美国科研条件十分优越。据他介绍,1980年威斯康辛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是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亿元,而当时整个中科院百余个研究所全年的经费还不到1亿元。从威斯康辛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他于199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1999年升任生物化学系教授,科研方向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和生物合成。在担任教授的十多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足以傲人的成就。如今,他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基金研究项目生物科技组别委员。他带领的科研队伍包括了30多位遗传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化学、工业发酵、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其中多数持有相关领域博士或硕士学位。

 

谈到当年弃文从商的原因,王骏称,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区别在于,企业家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成为吸引他从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的动因。抱着这样的初心,王骏于2003年在香港成立了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新型生物催化剂()的开发、工业化制造及其在各工业领域的商业应用。谈到公司创办的初衷,他认为,化学工业的灵魂是催化剂(酶)),而当年酶法工艺尚未在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不仅在于酶及辅酶的制备成本高昂,酶反应器的效率低下,而且寿命短。为此公司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专利技术,发展出十多种生产药品及食品的新工艺。他发明的体外酶法合成平台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工业化生产十余个产品包括腺苷蛋氨酸、谷胱甘肽等。他表示:“基因港从创业之初就不断研究新型酶,不单其成本只有市场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在严苛的工艺步骤下产品质量得以保障。”

 

酶工业拓宽抗衰老之路

人到中年决定创业让从象牙塔中走出的王骏历经艰辛曲折,也更坚定了他做实业为社会造福的信念。201312月,他看到哈佛大学教授DavidSinclair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细胞》(Cell)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论文称,NAD+(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是长寿蛋白反应的组成部分(底物);补充NAD+的前体NMNNicotinamidemononucleotide,即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在哺乳动物改善几乎所有的衰老症状并有效地延缓衰老。这给王骏以启发,他考虑运用公司的平台技术攻关低成本绿色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新工艺。不过由于复杂的生产和提纯工艺使得β-烟酰胺单核苷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最早将其商业化的日本,单瓶(9克)有效剂量的售价高达2万元,这让其几乎沦为富人的专利。凭借基因港完善的全酶法工艺,王骏带领基因港30多位科学家在2—3年间,利用基因港发明的绿色制备方法已将有效剂量的烟酰胺单核苷酸零售价降低至不到200美元。公司推出的艾沐茵(核心成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售价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超高的性价使得其登录京东后引起抢购。王骏认为,人类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国内65岁以上的老人中仅6.6%人认为自已非常健康,“带病生存”人数占65%以上。老年疾病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退化性病变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等为主。据推测到2050年,中国将迈入超老龄化社会。王骏说,米字和茶字可分拆为八、八、十和廾、八、八、十;而白寿则取字缺一。当年,冯友兰先生88岁生日,赠金岳霖先生一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自祝兼他祝。他说父母88岁时,他撰一联祝寿:且上白米,再奉川茶。他说:川寿乃我杜撰,取其字形同111岁。王骏相信未来,人生一百不稀奇。据美银美林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医药技术加速发展,抗衰老市场规模已经达1100亿美元,人类寿命将很快突破100岁。据统计,过去200年里,人类平均寿命每10年就会增加2-3岁左右;中国的平均寿命也从1949年的30多岁,延长到了现在的近80岁。对于生命的极限,王骏在采访时坦言:“4年前,我们开始着手项目之初,那时候最多1000个人知道β-烟酰胺单核苷酸,现在至少1000万人了解。20世纪50年代初的工业化国家,平均寿命是46岁,60年代达到65岁,其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的使用,这是寿命提高的第一个台阶。从70年代到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条件改善,寿命又增长了,这是第二个台阶。第三个台阶是攻克癌症,将寿命再提高2-3岁。下一个寿命的提高应该是辅酶领域,但活到120岁、150岁都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健康、快乐地长寿。王骏说,人体由约4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正常运作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全靠体内的几千余种酶。

 

酶的应用范围广泛,以往大部分应用在食品工业,随后陆续应用到纺织、造纸及环保行业,最近10年在大健康行业大行其道。酶又称生物催化剂,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通灵宝玉。而其中六分之一,约500-800余种酶的功能须仰仗辅助因子或辅酶,没有辅酶,这几百种酶变形同虚设。人体内一共约有近20种辅酶,其中辅酶ⅠNAD+的用途最广泛,它是数百个氧化还原酶的辅酶,负责产生体内95%以上的能量,并调控人体数百项代谢反应。同时,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是维持长寿蛋白、修复DNA和维持免疫体系正常功能的关键。随着人年龄的增长,NAD+被大量消耗用于维持长寿蛋白功能、修复DNA以及其他需求,因此步入中年后,NAD+的数量急剧减少。如果不能及时和足够的补充NAD+,就会导致细胞功能下降,从而引发衰老、记忆力衰退、新陈代谢失调、精力下降、血糖增加、便秘、脱发、食欲不振等问题。NMN作为NAD+的前体物质,会在进入人体后转化成NAD+。他说,随着科学界对衰老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新的抗衰老产品会不断涌现。他愿意看到更多的抗衰老产品问世。

 

回家乡投资兴业实业报国

 

历经近20年心无旁笃地研发及产业化实践,基因港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的高光时刻。前不久,据京东公布的双11和双12销售情况统计显示,营养保健领域店铺成交额最高的是基因港旗下的艾沐茵,力压澳大利亚的SwisseMovefree、汤臣倍健等国内外知名大牌。国内市场对抗衰老产品的需求超出王骏的预期。基因港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位处香港科学园,生产基地设于上海和苏州常熟。20199月,公司艾沐茵系列产品入驻天猫国际,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祖籍浙江余姚的王骏决定在宁波等处投资筹建新的工厂,其中宁波工厂的总投资将达20亿港元,年生产能力150-200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量将提升1020倍。据悉,宁波推出了“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此,王骏表示:我们将抓住机遇,一如既往,把宁波作为公司产业布局的重要基地,整合各方关键要素,把科学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目前,基因港已与生产抗生素和功能食品、化工及医药行业的国内数个龙头企业建立实质性长期合作。比如与常熟恩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基因港占比65%,一期主要生产谷胱甘肽。公司还与国内食品业、制药业、化学业、农业及环保业等诸领域的佼佼者合作,优势互补,协助行业的龙头企业保持领先地位。

 

2020年,该公司计划将产品推向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产能的扩大让上市提上日程。王骏称,公司拟于今年在港交所IPO(首次公开募股)。港交所曾于前年修改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但基因港显然并未利用这个绿色条款。良好的经营状况使得基因港并不需要港交所的绿色通道。他表示,公司的主要着眼点并不在于现有酶制剂之改良,而是注重发现和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新型酶制剂,从而开辟和拓展使用本公司技术的新市场。他说:公司在过去十余年心无旁鹜,开风气之先,打造了世界领先、别开生面和具有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体外酶生产体系。公司开发的该酶法生产体系,投资少,见效快,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正如基因港的商业计划书所写:“随着绿色酶化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人心,酶法制备工艺将加速取代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凭借已为业界认可的、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体外酶生产系统,因缘际会,厚积薄发,公司成为生物制造的领军企业指日可待。”这也正是王骏将基因港打造成世界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的初心所在。